三命影評|如果人生能重來?從三線命運解構選擇、宿命與失落

繼上次看杜琪峰監製的三命看到第6集(即一半)後,於2025年4月13日迎來了大結局,我也在後來補完全部12集,去到越後段,劇集魅力銳減,網上有人歸因於陳國邦,也有人談論是故事劇本出事,誠然,人生到了中後段,自然失去了活力,但故事編寫處理確實沒有前段那麼好。

如果……三種命運一樣無法逃避的結局

三命的英文Title是What if…,上次提到三命的主旨講及命運,在看畢12集後,再看英文標題,其實就是「如果……」。如果我沒有做這個選擇,如果我行動了……很多個如果、如果,人生沒有如果,但從劇集的「如果」,我們會見到同一個人但不同命運的可能。

可能做了漫畫家、可能做了公務員、可能做了黑幫老大,但是殊途同歸,最後還是躲不過必經的死亡。人生的發展有所不同,但不管是哪條命,都有起有跌,有歡笑有哀愁,伴侶也許不同,但某個時間段,同一樣的人物還是經歷其必須的命運。

所有決定皆無對錯 只有Give and take

這就衍生了其實人做的決定,根本沒有對或錯,只有當刻是否最符合「命運」計算的行動。因為,所有事情其實都是「Give and take」,你付出了什麼,得到什麼,都是一種交換。所有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,而《三命》顯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,也算是滿足了大家對「如果」的一種想像。

不要怕做決定,更不要怕做錯決定,決定是對是錯,或許到我們死前跑一轉人生跑馬燈才會知道,人生在世,就要大膽去行你想走的路——當然,這也只是一種建議。

至於綜觀全劇,評分沒意思,會否推薦給朋友看才是重點。我認為全劇剪接及敘事方式,是有點難入口,雖然他的連接位(即每集斷開位)做得不錯,但若是從中間看起,又未必能掌握故事情節及角色設定。

陳國邦選角與周秀娜角色功能的爭議

至於講到選角及故事缺失,我抱持Yes or no的態度,很多人主觀地不喜歡陳國邦,這是觀眾緣,無法解釋,未步入中老年的阿信時,陳國邦其實很完美地捕捉到蘇家樂的神韻,這是模仿一個演員去飾演一個角色,殊不簡單。

又有人評論周秀娜的角色可有可無,我認為這是為了彌補黑幫信在情感世界的缺失,他什麼都沒有,只剩下錢,跟周秀娜只仰賴錢的安全感譜出了一段戀曲,而進一步在患難中見了真情。

亦因此,在漫畫信的世界線,其實沒有這個角色存在的空間,反而巧妙地安排了在公務員信的時間線,作為出軌對象——這也是為了彌補感情空白,讓壓抑的阿信獲得了一個喘息機會,雖然最後也無法結果,最後公務員信在放下所有枷鎖重擔後,重拾畫筆,過了自己最想過生活。

凡此種種,其實整個故事,或者叫阿信的世界,是圍繞「畫畫」而生,阿信的核心價值就是畫畫,沒有了畫畫,他便只是一個具行屍走肉。這就是「命」,他一生與畫脫離不了關係,他與林海琪的緣,緣盡於哪個時間點也是早晚的問題。

人生的起跌,當你拉長時間去看,其實並無什麼特別,這很佛學哲理,「無」。當然,命運不順時,你便會困在苦難當中,痛苦萬分;當命好時,又充滿幸福甜蜜;只是一旦走出迴圈,又忽然會覺得,什麼都沒有。

命運這回事是每一次的選擇,包含了很多情感的總和,例如猶豫、後悔……。如同劇集沒有完美,節奏有失衡、劇本有薄弱之處,但它至少提醒了我們:你不需要活過三個版本的自己,才明白哪一個你比較像自己,只要活好今生的自己,不要後悔,那就是了。